在明正德年间,“吴中四大才子”之一的祝枝山写了一本书,名为《野记》。书中记载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:
1425年5月28日,恰逢郭贵妃的生日,明仁宗朱高炽决定为她庆生,并特地邀请了张皇后到郭贵妃的宫中共襄盛宴。宴席间,郭贵妃本想借此机会向张皇后敬酒,表示一番心意。然而,张皇后心中一直对郭贵妃的宠幸心生嫉妒,认为自己因其存在而倍感冷落。同时,张皇后心里暗忖,是否郭贵妃的酒杯中有心机,所以她并未接过酒杯。
朱高炽见状,心生不悦,猛然提高声调,呵斥道:“你为何心生疑虑?”话音未落,他便拿起酒杯,一饮而尽。谁料,酒杯下肚后,朱高炽竟毫无预兆地晕倒,次日便暴毙而死。郭贵妃顿时惊呆,意识到自己或许再也无法逃避责任,于是选择了自尽。那一刻,历史上写道,“遽取饮之,妃失色,无及矣。俄而,上崩,妃自纪死。”
展开剩余79%朱高炽登基为帝不过十个月便离世,而祝枝山在《野记》中指出,朱高炽的死亡与郭贵妃的毒酒密切相关,这与正史的记载大相径庭。正史中并未提及郭贵妃因毒酒致帝君丧命,而是说郭贵妃在朱高炽去世后成为了“人殉”。尽管《野记》所述内容并未经过证实,且作为野史,其可信度存疑,但其中提到的张皇后与郭贵妃的深刻矛盾却是有迹可循。
明朝的初期政权并不稳固,朱元璋为加强统治,时常安排自己子嗣与功勋之女联姻,以巩固与功臣家族的联系。譬如朱标娶了常遇春之女常氏,朱棣则迎娶了徐达之女徐氏等。然而,朱棣篡位之后,统治已经稳固。为了防止外戚干政,皇室极少与功勋家庭联姻,甚至开始从中低层官员或平民中选择婚配对象。因此,明朝历史中许多后宫妃子的出身并不显赫,甚至有些妃子被称为“平民皇后”。
在这其中,郭贵妃是一个特别的存在。她出身名门,郭家是明朝初期的功臣之家,父亲郭铭是武定侯郭英的次子,而郭英本身是一个与朱元璋关系极其亲近的有功之臣。郭家不仅与皇室有着深厚的联系,甚至两位公主嫁入了郭家,两个儿子更是被封为侯爵。郭英家族的荣耀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减少,尤其是在靖难之役之后,郭家站在了建文帝一方,因此郭英的后代未能继承封号,郭家的命运从此开始走向衰败。
尽管如此,郭贵妃依然能够成为朱高炽的贵妃,这并非偶然。在郭家不利的情况下,她的家族通过与徐家结成联系,终于让她成为了皇室的一员。尤其是郭贵妃与徐皇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这也使得她在进宫后迅速获得了朱高炽的宠爱。
郭贵妃成为朱高炽的贵妃后,不仅获得了宠爱,她的家族也因此得到了无数的恩惠。朱高炽为了表达对她的喜爱,特别照顾她的家人,将郭贵妃的祖母严氏接到宫中,并给了她一座住所。此外,郭贵妃也为朱高炽生下了三个儿子,而这三个孩子成为了朱高炽的继承人。
然而,尽管郭贵妃深得宠爱,她在宫中也不能避免宫斗的漩涡。作为太子妃的张皇后,尽管位高权重,却始终感到自己被郭贵妃压制,二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。郭贵妃的受宠使得张皇后心生嫉妒,而这对两人后来的命运也埋下了伏笔。
1424年,朱高炽继位,虽然他在位时间极短,仅十个月,但郭贵妃依旧以宠爱满满的姿态站在了皇后之上。事实上,朱高炽对郭贵妃的宠爱可谓是极尽全力,甚至将郭贵妃的家族成员一一提拔,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。而郭贵妃也未辜负家族期望,通过对朱高炽的悉心关怀,帮助家族恢复了曾经的荣耀。
但这场荣光的背后,也有无尽的阴影。随着朱高炽的去世,郭贵妃的命运也随之转折。她不仅失去了朱高炽的宠爱,甚至被迫为其殉葬。根据历史记载,朱高炽去世时,五名妃子被迫随之而去,而郭贵妃的殉葬则引起了极大的争议。
郭贵妃本是一位身居高位、有着子嗣的贵妃,但为何在朱高炽去世后仍然成为人殉呢?许多人对这一点提出质疑,认为这与张皇后背后的操作有关。毕竟,在张皇后执政期间,郭贵妃的三个儿子相继去世,并且由于没有后代,他们的封号被废除。种种迹象表明,郭贵妃的死背后,或许藏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阴谋。
关于郭贵妃的死亡,无论历史如何记载,我们无法抹去她曾为家族所做的巨大牺牲。郭贵妃虽然在宫廷中深受宠爱,但她的最终命运,却如同许多历史上的人物一样,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,而成为历史的牺牲品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民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